脚印的重量:拉练日记里的蜕变刻度
脚印的重量:拉练日记里的蜕变刻度
9月18日 微凉
哨声刺破凌晨五点的雾气时,我下意识握紧了背包带。暗绿色帆布摩擦指尖的触感格外真实——这个装满五公斤水壶和应急物资的军旅包,即将成为未来20公里野外拉练中最亲密的负担。
山路在军鞋下渐渐苏醒。初秋的风裹着草茎划过耳际,金属水壶与腰带扣的撞击声在队伍中起伏。第八公里处,后腰肌群开始报警,湿透的迷彩服像是粘了第二层皮肤。前边王旭的后背已浸出盐渍,忽然往我手心塞了枚清凉糖。这种沉默的互助像磁石般链接着整支队伍。
最后的五公里是意志力的博弈场。脚掌血泡在每步踏地时爆出锐痛,呼吸间的泥土腥气混着汗水的咸涩。当红色终线跃入视界的刹那,恍觉肩上消失的不仅是行军包的重量——那些摇摇欲坠的瞬间,早被队伍里此起彼伏的"坚持住"熔炼成骨缝里的韧性。远山将我们的剪影拓印在天际线上,这是属于17岁最挺拔的等高线。
页:
[1]